在王府井吃过饭后,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于去年年底完成改扩建。展馆规模庞大,藏品丰富而且珍贵。目前,博物馆除了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等长期开展的基本陈列馆外,还有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等常设的专题馆。我们参观的时候,还有启蒙的艺术(国家博物馆和柏林国家博物馆等联合举办)、现代美术经典作品展等展览。
在偌大的博物馆里找到古代中国展馆,开始探宝之旅。在博物馆里,亲眼见到了那些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的东东,如晤老友,抑制不住心情的激动,留连忘返,就象当年在西安碑林看到那些熟悉的碑刻一样。当我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逗留时,LP和儿子已经到了宋朝;当我还在宋朝徘徊时,他们已“穿越”回来了,坐在出口处休息,这个就是“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区别,哈哈!
由于先前功课没做好,也没有料到这么多东东可看,不然可以安排一天时间泡在博物馆里。结果半天只看了古代中国馆,其他馆就没时间看了。其实,如果真要仔细欣赏,一天时间还是不够的。博物馆的网站(http://www.chnmuseum.cn),对文物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值得称道的是,国家博物馆不仅免费参观,还可以拍照,但是不能用闪光灯。拍了一些文物,由于相机档次不高,效果不好,废品不少。
以前看资料,经常看到名目繁多的古代器皿名词,由于没见过实物,对于这些器皿常常是不知其所以然。回来整理了一下照片,趁机补补课。
从左往右,依次是三足陶壶、白陶鬶、双鼻陶壶。
鬶(guī),古代陶制炊事器具,三个空心的足,有柄喙。
白陶鬶,水器或酒器,1959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679.shtml)
60后或70后的对这个陶盆可能有印象。我们初中的历史书上有这个东东的图片。
舞蹈纹彩陶盆,水器,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774.shtml)
李泽厚先生根据舞蹈图案“所谓头戴发辫似的饰物,下体戴有尾巴似的饰物,不就是‘操牛尾’和‘干戚羽跪’之类;‘手拉着手’跳舞不也就是‘发扬蹈厉’么?”,推导出“直接表现了当日严肃而重要的巫术礼仪,而决不是‘大树下’‘草地上’ 随便翩蜒起舞而已。”论据似乎还不是很充分,聊备一说。
小口尖底陶瓶,汲水工具,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仰韶文化。(http://www.chnmuseum.cn/zp/zpml/kgdjp/202008/t20200824_247236.shtml)
左起:水鸟啄鱼纹彩陶壶、鱼纹彩陶盆。
水鸟啄鱼纹彩陶壶,水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6866.shtml)
据介绍,陶壶上的图案表现鱼鸟大战的场面,鱼是见到了,鸟看得不太分明。
鱼纹彩陶盆,水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652.shtml)
陶盆上的鱼的图案似乎摆脱了写实风格,趋于抽象,线条几何化。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从美学角度对这一现象分析,“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识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而考古学家则是另外一种眼光,他们认为,半坡彩陶的几何形花纹是由鱼纹变化而来,庙底沟彩陶的几何形花纹是由鸟纹演变而来的。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
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觚(gū):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齐侯子行”青铜匜,春秋·齐,1977年山东临朐出土。
匜(yí),1. 古代一种盛水洗手的用具。2.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国家博物馆网站没有这件文物的详细介绍,查了资料,转述如下。
“齐侯子行”青铜匜原收藏于山东临朐县博物馆,1989年被国家文物局调入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属国家一级文物。此匜出土于临朐县五井镇泉头村,年代为西周晚期。通高21.5厘米,重4.7公斤,兽身饰重环纹。器身呈瓢形,下有四只兽形足,兽头顶器底,卷尾触地。口沿外壁饰窃曲纹,腹饰瓦纹。匜底内铸铭文三行15字,曰“齐侯子行作其宝匜,子孙孙永宝用享”。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虽是大国,但迄今为止明确铸有“齐侯”的青铜礼器数量很少,因此该匜弥足珍贵。
据金文研究专家孙敬明先生考证,“齐侯子行”可能是齐庄公购。《十二诸侯年表》作齐庄公赎,据其分析,因为“赎”与子行有意义上的联系,而认为“子行”是庄公的字,由此“齐侯子行匜”的主人应是齐庄公。至于该匜为何发现在远离齐都临淄的泉头村,孙敬明先生认为墓主应是齐国的贵族,与公室关系密切,子行匜似为齐侯所赐之器。不论器主何人,就墓葬的规模,墓中出土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墓葬主人为齐国贵族应是不存在问题的。联系这一带保存下来的齐长城、长城关隘遗址和出土的众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或可认为该墓的主人与“边防驻军”首领有关。近年来的文物普查发现,距泉头村较近的青石崖村、暖水河村等不少村子都有面积较大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遗址群和古墓葬群,据当地村民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整地、烧砖瓦窑时曾出土了很多青铜兵器。而距泉头不远的三岔村是泰沂山脉中部除穆岭关外的又一处雄关要塞,其军事地理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泉头村特殊的地理位置看,泉头一带应为齐国南部的军事大本营之一。
也有学者认为,“齐侯子行”非“齐侯”。(《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
匽侯青铜盂,西周,盛食器,1955年辽宁喀左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6155.shtml)匽即“燕”,指燕国。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9257.html?fromTaglist
“宜侯夨”青铜𣪘(guǐ),西周,盛食器,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6041.shtm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62706.html
博物馆标签上注的是“宜侯夨”青铜𣪘,而一般资料都称为“宜侯夨簋”。这个“𣪘”,普通的字典查不到这个字,《辞源》也没收。𣪘,音guǐ,同“簋”,所以,通常把“𣪘”写作“簋”。这个“𣪘”又是“㲃”的异体字。
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夨(cè),古同“侧”,倾头;倾侧。
这件文物出土至今,吸引了众多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学者,如陈梦家、郭沫若、唐兰、岑仲勉、李学勤等人,这些学界大腕纷纷对其进行考证考释。
这件文物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铭文,铭文约126字,由于出土时这簋已破碎,经过修复方才完整,而铭文却缺少了一些关键性的字,可辨认者有118个字。“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迁?侯於宜。锡〔〕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锡奠七伯,厥〔庐〕〔千〕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察看武王、成王伐商图,又看了东方地图。康王对宜地进行了占卜之后,面向南,命令虞侯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红色弓一张,红色矢一百,黑色弓十张,黑色矢一千。赐给你土地,包括川、田地和宅邑。赐给你人口,包括王人、和庶人。宜侯夨为感激和纪念周王朝的封赐,特地铸造了这件宝器。”这段铭文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它是已发现的唯一的详记“封建”诸侯的金文。
乳丁纹青铜方鼎,商前期(前1600-前1300年),炊器,1974年河南郑州杜岭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834.shtml)
从左往右依次是:青铜盉、青铜瓿。
青铜瓿,商,盛酒器,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6869.shtml)
盉(hé),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
瓿(bù)1. 〔~甊〕小瓮,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物。简称“瓿”。2. 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铜方斝(jiǎ),商(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盛酒器或温酒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废墟妇好墓出土。(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859.shtml)
青铜觥,周康王时期,1954年江苏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
国家博物馆网站也没有介绍,据查,是凤鸟纹兕(sì)觥。似四足兽,兽身为园角长方形,上有兽纽盖。腹饰对称的凤鸟纹,云雷纹地。藏于南京博物院。
觥,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léi),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尺寸:通高69.4厘米、口径21.8厘米。1980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这件文物,国家博物馆网站也没有介绍。
“文博在线”网站有关于这件展品的介绍(http://www.wenbozaixian.com/portal/show_room/typecontent/id/19577/type/33/jclIndex/100)
《铸造技术精湛、纹饰工艺精美的礼器——象首耳兽面纹青铜罍》(https://www.sohu.com/a/444520033_120006290)
罍是盛酒器,《诗·周南·卷耳》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就是铜罍。彭县窖藏罍往往成对,大小、形制、纹饰大体相似,可视为列罍。列罍应与中原地区的列鼎制度相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够拥有高规格列罍的人,应是蜀国的君王,据研究当是杜宇氏蜀王。窖藏的原因当因杜宇氏蜀王被开明氏蜀王取代。罍的双耳为立雕象首,扉棱四出,华丽优美。
罍(léi)1.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2.盥洗用的器皿。
“妇好”青铜三联甗,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蒸食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间有箅以通蒸汽。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的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864.shtml)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
鬲(lì),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